想了解细胞产品及试剂相关内容,请点击这里进入OriCell网站

课程回顾丨青光眼临床前研究进展


    

6月6日,赛业生物基因治疗高级科学家李春莲博士为大家主讲「青光眼临床前研究进展」线上课程,以下为本次直播常见问题汇总与解答。

 

FAQ:

1.调节眼内压(IOP)的机制是什么?

2.如何区分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?

3.青光眼基因治疗药物和传统的眼科药物相比,有哪些绝对优势与不足?

4.关于青光眼的动物造模,各有什么优缺点,哪一种适合做短期或长期?

 

青光眼临床前研究进展

 

Q. 调节眼内压(IOP)的机制是什么?

 

A. 调节眼压的机制主要是调节眼内液体(房水)的生成和排出。眼压的平衡取决于房水的生成速度和排出速度之间的平衡。房水由睫状体产生,流经瞳孔进入前房,房水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排出,主要是通过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,然后进入静脉系统排出,另一部分的房水通过睫状体和巩膜间隙,走葡萄膜巩膜途径排出。

 

Q. 如何区分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?

 

A. 开角型青光眼主要是房水通过小梁网和Schlemm管的排出受阻,但前房角是开放的。是由于小梁网的功能障碍或结构变化导致房水排出不畅;而闭角型青光眼是前房角关闭或狭窄,导致房水无法正常排出,通常是由于虹膜向前移位,阻塞了房水的排出通道。就临床症状上对比,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,病情进展缓慢,视野逐渐缩小,患者可能在晚期才注意到视力问题,眼压可能升高,但不一定明显。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时症状明显,包括剧烈眼痛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视力急剧下降、眼红、虹视和眼压急剧升高等,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能无明显症状,但会有间歇性的眼压升高和轻度眼痛。

 

Q. 青光眼基因治疗药物和传统的眼科药物相比,有哪些绝对优势与不足?

 

A. 传统的青光眼治疗策略主要为控制眼压,而基因疗法可以通过控制或修饰参与青光眼病理生理学的相关基因,有望成为改善眼压控制和提供神经保护的替代或附加疗法,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限制,比如:治疗效果的持久性、免疫反应、安全性问题和成本问题等。

 

Q. 关于青光眼的动物造模,各有什么优缺点,哪一种适合做短期或长期?

 

A. 比较常见的几款模型中:

激光诱导模型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,眼内压升高迅速且显著,缺点是眼内压升高的持续时间较短,适合短期研究如急性眼内压升高对视神经的影响;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缺血时间,研究缺血再灌注对视神经的影响,缺点是主要用于研究缺血性损伤,眼内压升高不显著,适合短期研究,特别是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;前房注射磁珠模型优点是眼内压升高稳定且可持续较长时间,缺点是操作较复杂,适合长期研究,如慢性眼内压升高对视神经和视网膜的影响;自发模型如DBA/2J小鼠,是自然发生的青光眼模型,优点是眼内压升高过程缓慢且稳定,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(约9月龄后)才能观察到显著的眼内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,适合长期研究,特别是研究青光眼的慢性进展和遗传因素等

 

总结来说,选择哪种模型取决于研究的具体目的和时间框架。对于急性眼内压升高的研究,激光诱导模型和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是较好的选择;而对于慢性青光眼的研究前房注射磁珠模型、DBA/2J小鼠模型相对适合。

  • 代谢及心血管疾病模型
  • 大小鼠繁育与健康管理海报
交流社区
神经
扫码加入
神经领域交流群
需备注来意,审核后进入
基因
扫码加入
基因领域交流群
需备注来意,审核后进入
细胞
扫码加入
细胞领域交流群
需备注来意,审核后进入
云课堂
扫码加入
云课堂交流群
需备注来意,审核后进入